2008年5月22日 星期四

芭蕾:古典到現代

ballo→balletto→ballet
•從民間到宮廷。1489年BergonziodiBotta於義大利米蘭上演的宴會舞劇
•從義大利到法蘭西:Catherine de Medici 1519~1589。以音樂(Beaujoyeulxe)、
舞蹈與政治名震歐洲。Ballet Comiquede la Reine(1581)
•路易十四對芭蕾發展的貢獻:以君王之姿贊助:演出、製作與教育→1661設立皇家舞蹈學校(今巴黎歌劇院)。Lully、Beauchamp(制定腳的五種基本位置)、Rameu
•從宮廷到劇院:女性舞者漸被接受、動作也從強調水平路徑轉變成為強調垂直動作

芭蕾技巧的演變
•Marie Anne de Cupisde Carmargo, (1710~70):強調技巧,將裙子改短、改穿軟鞋、發明緊身褲
•Marie Sallé(1707~1756) :將芭蕾藝術帶至英國Covent Garden,希臘式的薄紗
•Jean George Noverre(1727~) :Lettressurla danseet les ballets(1760):
強調舞劇中戲劇的成分,廢除面具;在舞劇中不再借重語言,強調啞劇的動作→動作芭蕾
•Mallot:發明男性緊身褲襪,大幅增加跳躍與空中旋轉等動作的便利性

十九世紀:芭蕾舞於歐洲的傳播與舞校的設立
•俄羅斯聖彼得堡皇家舞蹈學校(1735)與馬林斯基戲院(Maryingsky)
•義大利米蘭La Scala與皇家舞蹈啞劇學校
(1813)→Carlo Blasis(1797~1878) :attitude、腳的第一位置

十九世紀浪漫芭蕾
•La Sylphide《仙女》:1832首演,MarieTaglioni,1804~1884。
•首次採用腳尖踮立的技法
•反對十八世紀形式化的神話舞劇
•白色芭蕾(Ballet blanc):tutu
•以超現實的事物為題材•吉賽兒:1841年首演,Carlotta Grisi(1819~99)
•男獨舞者退居女性的扶持者

俄國芭蕾舞的發展
•(女)君王的推廣與贊助:十七世紀起彼得大帝開始效法法王路易十四;安娜女皇在位時期(1730~1740)舞劇移入;凱特琳娜二世(1762~1796)繼續聘用外國(主要是法國)藝術家
•主要採型義大利技法
•Elena Andreyanova:第一位偉大的舞蹈家
•法籍編舞家裴帝巴MaurieusPetipa(1819~1910)對俄國芭蕾的影響,
與柴可夫斯基合作編創的舞劇膾炙人口
•義籍芭蕾教師EnricoCecchetti(1850~1928)教育英才

俄國芭蕾舞的海外拓展
•狄亞格列夫(Serge Diaghilev, 1872~1929)與俄羅斯芭蕾(Ballet Russe)
→Ballet Russede Monte Carlo
•Michel Fokine(1880~1942)與二十世紀初芭蕾的改革:重用男舞者,
如尼金斯基;編創《玫瑰花魂》、《垂死的天鵝》→安娜‧帕芙洛娃
•二十世紀除狄亞格列夫率團短暫造訪倫敦之外,
部份名角亦定居倫敦→私人舞校與舞劇的勃興→1956年倫敦的Royal Ballet成立→國民派芭蕾
•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歐洲舞蹈人士紛紛湧進美國。George Balanchine (1904~1983)
開創了飽含其個人風格與美國精神的現代芭蕾

沒有留言: